首頁
1
研習訓練
2
【研習訓練】2025-06-25 吞嚥困難個案之飲食照護技巧3
Missing parameters [areaServed]
【研習訓練】2025-06-25 吞嚥困難個案之飲食照護技巧

【研習訓練】2025-06-25 吞嚥困難個案之飲食照護技巧


活動時間:114.06.25(週三) 9:00~12:30      
活動地點:南投縣綜合性身心障礙福利復健服務中心三樓專業教室
活動項目:吞嚥困難個案之飲食照護技巧
授課講師:瑪利亞社會福利基金會 李琇菁 語言治療師

課程特邀李琇菁語言治療師專業授課。課程內容涵蓋吞嚥問題與症狀、吞嚥觀察與評估、介入策略及進食安全計畫等主題,兼顧理論基礎與實務應用。學員透過課程學習臨床觀察與儀器檢查方法(如VFSS、FEES),掌握直接與間接介入技巧,並能依個案狀況判斷適合的食物質地,進行舌根肌力強化訓練及口腔運動遊戲。整體訓練有效提升照護能力,增進服務對象之飲食安全與生活品質,落實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。

【今日課程學習收穫重點】

一、吞嚥與咀嚼的理解
1.咀嚼功能包含:下巴旋轉磨碎食物 → 舌頭攪拌形成食團 → 吞嚥。
2.進食歷程分為:口腔準備期 → 口腔期 → 咽喉期 → 食道/腸胃道。
3.無法將食物磨碎、成團的個案,即為吞嚥困難;細剪卻無法成團更危險。

二、吞嚥困難的觀察與影響
1.吞嚥困難會影響營養吸收與生活品質,不能輕忽。
2.課程透過孔雀餅乾、多力多滋的實際體驗,更加理解不同質地的吞嚥感受。
3.學會透過觀察與評估辨識吞嚥問題,並可運用在協助長輩或個案上。

三、食物質地與替代做法
1.增稠劑可用孔雀餅乾捏碎、芝麻醬、蠔油等替代。
2.多力多滋、可樂果可打碎假裝肉鬆,加在飯上增加口感。
3.食物質地調整需循序漸進,不要一開始就全泥狀,以維持生活品質。
4.乾燥症長輩可先用攪碎方式並提高熱量,而不是直接泥化。
5.均質性很重要,也可透過改變食物溫度、質地,或調整餐具與姿勢來輔助。

四、吞嚥技巧與安全
1.吞嚥安全三部曲:放慢速度、適度增稠、嗆到時鼓勵咳嗽。
2.喝水時要控制流速,避免嗆到。
3.可進行口腔運動與遊戲(如用吸管吸紙片)來訓練口腔功能。

五、實務應用與自我成長
1.學到的知識不僅能幫助自己,也能應用在日常生活與服務工作上。
2.對長輩或個案的需求有更深理解,能依其情況準備合適的食材與料理方式。










課程透過孔雀餅乾、多力多滋的實際體驗,更加理解不同質地的吞嚥感受。
本網站利用 Cookie 來執行網站服務並改善您與我們的互動。若您同意我們放置相關 Cookie 資料,繼續瀏覽讓本網站繼續為您服務。